“对于中山来说,出租车仍是市民出行的‘基础运力’及‘基础运价’,所以出租车不会消失,不应被淘汰。”11月25日,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,中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谈及中山出租车行业的定位,如是说。在“不会消失、不应淘汰”的结论背后,近年来,随着网约车行业的飞速扩张,中山出租车行业显然无法回避如何通过改革做大做强的问题。
2019年,中山市成立“优选出租车队伍”,成为国内首个在出租车行业试点“服务+收入”的城市。叶志文 摄
自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,中山市交通局道路运输执法部门重拳出击,开展了一系列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,其中,非法营运、出租车违规都是整治的重点领域。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“重点站场出租车议价、拒载、挑客”等现象,该局开展了重点区域出租车整治专项行动;同时严查网约车违规接单、平台违规派单等行为,加强对平台的检查和约谈,倒逼网约车规范化经营。3年以来,中山市交通局对全市巡游、网约出租车违规行为立案224宗、对网约车平台立案84宗,共处罚467万元,整治力度不小。
但是,管好出租车,仅靠执法整治显然不够,还要靠正向引导。
2019年,中山市成立“优选出租车队伍”,成为国内首个在出租车行业试点“服务+收入”的城市,通过升级信息化设备、优选出租车、甄选司机,对优选出租车司机加强管控,稳定提升服务质量,并引导市民主动选择优选出租车,提升优选司机的收入。截至目前,共计300辆出租车选为优选出租车,同时实施淘汰制度,共计146名出租车司机因服务不达标,淘汰出优选队伍,由待进入优选的司机替补。
2019年,中山市成立“优选出租车队伍”,成为国内首个在出租车行业试点“服务+收入”的城市。叶志文 摄
这实际上是中山出租车行业“诚信体系”管理模式的雏形。2020年6月1日,中山市交通运输局、行业协会、互联网出行平台三方建立的出租车行业驾驶员诚信分体系正式启用,前者正式出台《中山市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诚信分分值考核办法》,并组建出租车文明服务提升行动小组,下设诚信分考核组、暗访组、投诉组、监控组,交通运输局与行业协会、十家出租车企业、六大互联网出行平台(滴滴、支付宝、嘀嗒、首约、万顺、曹操)共同签订《诚信公约》,决定对失信驾驶员采取“出租车、网约车、顺风车”全线封禁的联合惩戒。这一制度实施至今,共计有332名出租车司机诚信分扣分,并实施线上停单或禁止进入站场候客的处罚,其中有2名驾驶员因线上严重违规被主流平台永久封禁,1名驾驶员因“私自改装、调整计价器造成计费失准”被暂停从业资格注册并“纳入失信名单”,禁止在中山市从事出租车行业且不可线上注册快车、专车、顺风车司机。
在“失信减分”的惩戒机制实施的同时,更为重要的是,这一诚信体系还推动了“守信加分”的正向激励机制生效。为提高乘客的参与度,今年开始,中山市交通局在出租车车内张贴“智慧评价二维码”,引导乘客主动积极参与服务评价。乘客评价结果与驾驶员综合诚信分挂钩,驾驶员综合诚信分越高,驾驶员获得订单机会越大,促进驾驶员争取“五星好评”,提升分数。这些创新举措将出租车服务与司机收入挂钩,有效地引导广大司机以优质服务争取好评,增加诚信分,最终提高收入。
目前,中山市已经迈开出租车行业深化改革的步伐,努力在经营承包模式、利益分配方式、出租车运价、出租车线上服务产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。
中山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该局计划将诚信体系的建设推广应用到网约车行业,建立网约车平台、网约车驾驶员的诚信榜,对失信平台、驾驶员实施信用通报。在监管改革的同时,还要大力推动价格改革,建立符合中山实际的、科学的出租汽车运价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,积极研究推行“政府指导价”,将运价与诚信分挂钩,推动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。
【采写】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
【作者】何伟楠;叶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