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30日,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(以下简称“中山市分行”)获悉,为有效解决养老机构面临的抵质押物不足问题,该行充分利用中山与港澳地区的地理、文化和人员交流优势,创新推出“抵押+信用”贷款模式,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提供跨境养老服务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。目前,全市已有4家养老机构通过这一模式,获得合计1871万元的授信。
中山市华宇乐颐养院是获得该贷款模式支持的养老机构之一,目前已获得香港有关部门认可,可与香港养老院合作,将香港长者移居至中山养老。为对标香港养老机构入住标准,争取在2025年纳入香港社会福利署“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”,提供更多跨境养老服务,企业急需资金对院内设备、环境进行改造升级。在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,中山市分行指导交通银行中山分行快速制定融资授信方案,采用“抵押+信用”方式,给予企业综合授信500万元,利率低至2.8%。
据了解,中山市分行在推动养老金融服务创新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。首先,制定并实施了《中山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要求银行加快普惠养老再贷款的落地,并探索港澳跨境养老融资的新模式。其次,通过联合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进行调查,及时将有升级改造需求的机构推荐给银行,以促进贷款的有效投放。此外,该行还指导银行机构在符合授信条件的前提下,放宽抵押物要求,采用“抵押+信用”方式提供贷款,有效缓解了养老机构的抵押物短缺问题。
在贷款利率方面,中山市分行推动银行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优惠利率贷款,最低利率可达2.8%,显著降低了养老机构的融资成本。同时,通过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,加快项目审批落地,从实地走访、拟定授信方案、授信审批到最终放款,时间可缩短至6天。
中山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化与发改、民政、工信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,完善跨部门融资对接机制,推动银行机构在养老机构经营权、收费权等抵质押方式上的创新。同时,鼓励银行对提供跨境养老服务的机构,在利率定价、授信审批、贷后管理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,以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,支持跨境养老金融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