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各地方在信用信息数据归集上有什么妙招?信用门户网站有哪些特色栏目?信用信息应用如何创新突破,在支撑“放管服”改革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?本次观摩会给出了答案。
纵横突破
全量归集信用信息
回首2017年,各地方平台网站,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看都还显得比较“初级”,经过近5年的历练,地方在信用信息数据归集上已逐步走入了法治化、制度化、标准化的轨道。
全民参与
信用网站服务升级
图为南京市演示信用平台网站建设情况
“‘信用昆明’网站同步建设‘信用昆明’微信公众号和‘信用昆明’App,已实现与昆明市民广泛普及的‘掌上春城’App数据互通,方便市民查询信用信息。为保证平台和网站顺畅安全运行,昆明市印发了关于平台网站意识形态、运行维护、安全管理等制度,对网站内容、数据归集、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,确保网站和平台符合国家建设要求。”昆明市发改委财金信用处工作人员表示。
润泽小微
信易贷引来金融活水
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演示“信易贷”平台建设情况
信用赋能之下,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放贷难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——江苏省“信易贷”平台企业平均融资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23个基点,节省利息支出约25亿元;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上海首创新基建贷,叠加贴息政策,贴息1个~1.5个百分点,已授信70亿元;衢州市探索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碳账户金融体系,目前已发放碳账户贷款28.6亿,覆盖1096家规上工业企业、79家能源企业、178家农业主体、144万社会居民;新疆打造“棉花收购贷”,已为34家棉花加工企业、1253家棉农户授信28.42亿元,放款11.47亿元,全力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…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。
创新应用
更好发挥信用价值
2021年平台网站观摩会获奖情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