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中国(广东中山)_本地要闻

诚信润心 赛课赋能 ——中山市东区中学开展主题班会课专题培训讲座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|来源:中山市东区中学|专栏: 本地要闻

分享到

诚信润心

赛课赋能

中山市东区中学开展主题班会课专题培训讲座


为深化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,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,2025年4月29日下午,中山市东区中学在学校信息中心举办“诚信润心 赛课赋能”主题班会课专题培训讲座。活动聚焦“如何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”,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,为德育线教师及参赛班主任提供实践指导。中山市东区中学德育线全体成员、主题班会课比赛参赛班主任及评委共32人参与活动。




图片

01 主题解读:

明晰班会课核心要素

图片

主讲人林丽娜副校长以“主题+班会+课”为框架,系统阐释主题班会课设计逻辑。她强调,主题需紧扣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热点,如“诚信”主题需从“言出必成”的“诚”与“言行一致”的“信”双维度切入,结合《说文解字》解析其道德基石、个人修养与社会价值。

班会环节则需突出学生主体性,通过讨论、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集体教育问题,避免“一言堂”式教学。



图片

02 教学设计:

锚定“精小适”目标导向

图片


林校长提出教学设计的三大原则:

目标精准化:以“精、小、适”为标准,如“诚信”主题需分解为“诚信内涵认知”“不诚信行为辨析”“诚信践行策略”三级目标,避免大而化之。

内容适切化:选用权威素材(如总书记语录、德育工作指南),案例贴近学生生活(如网络交友诚信、考试作弊现象),规避网络快餐化资源。

方法科学化:倡导“以学生为主体、教师为主导”双主线模式,综合运用案例教学、情景体验、任务驱动等方法,强化学生思辨能力。


图片

03 教学实施:

破解“知行脱节”难题

图片


针对诚信教育实践中的典型问题,林校长提出解决方案:

概念澄清:区分“善意谎言”与诚信原则,明确受胁迫承诺的伦理边界;

情境创设:设计“校园失物招领”“网络购物纠纷”等真实场景,避免角色扮演低龄化;

践行路径:构建“承诺-践行-反馈”闭环,如设置“诚信打卡21天”任务,强化行为养成。



图片

04 教学评价:

构建“五育融合”体系

图片


活动强调课堂评价需符合学段特点,避免“贴标签”式评价。课后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,如“撰写家庭诚信公约”“拍摄校园诚信微视频”,实现知行合一。

同时,林校长提醒教师规范使用视频素材,优先选用官媒资源,确保内容正确性。

本次专题讲座通过“理论+实践”双轮驱动,为班主任队伍提供可操作的教学范式。林校长在总结中指出,主题班会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,需以“精准设计、深度体验、持续跟踪”为路径,推动德育工作从“知识灌输”向“价值引领”转型。

未来,学校将持续深化“以赛促教”机制,打造更多“有思想深度、有情感温度、有实践效度”的德育精品课例,为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