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市是全国仅有的四个不设县的城市之一,市镇两级机构的设置增加了“双公示”数据收集的难度。为了落实好这项工作,中山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严格按照国家“双公示”最新标准,抓好信息报送的“最初一公里”,进一步提高信用信息的上报率、合规率和及时率。
一、信息归集“规范化”
“双公示”数据归集是一项系统工程,市镇两级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多、数量大,事权下放、事权委托容易造成信息重报、漏保等现象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中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一是根据各部门、各镇街权责清单,梳理形成市直部门“双公示”目录及镇街部门“双公示”目录,明确报送责任;二是从2015年开始通过建成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设置“双公示”模块,统一各部门及镇街导入数据的路径。三是以登陆系统需通过电子密钥作为唯一手段,确保导入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,便于对账。
二、信息填报“双抓手”
为进一步提高“双公示”数据报送质量,通过一手抓考核,一手抓系统升级,双管齐下,多月实现上报率、合规率和及时率超过99%。一是考核方面:省发展改革委将“双公示”考核工作纳入“法治广东”考评,中山亦将“双公示”考核纳入“法治中山”考评,直接影响各单位绩效考核结果。同时建立日通报、月通报工作机制,督促部门整改落实。二是系统升级方面:为有效解决合格率问题,我市及时进行系统升级,根据最新的标准规范,完善双公示上报系统校验规则,部门在填报时,存在不符合标准项会马上提示,要求按照标准填写方可上报提交,通过这一举措,部门填报的数据合格率大幅度提升至99%;其次,我市在双公示上报系统增加了“亮黄灯”功能,对于录入数据及时率不达标的部门“亮黄灯”;最后,在系统增加了监测功能,每天对各部门、各镇街报送的数据量、合格率、及时率情况,形成部门数据对账单,有效支撑通报工作。
三、系统对接“多平台”
为解决部门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手工重复录入问题,通过积极推动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政务服务网、广东省行政执法“两平台”、市场监管平台的对接,通过对数据全方位的清洗比对,构建了“双公示”数据“一张网”模式,实现部分“双公示”数据一次录入,多方应用,从而减轻部门工作压力。